今年我已离家整40个春秋了,1983年应征入伍到沈阳,然后转业地方工作,因工作原因在这40年当中八月十五几乎没有在老家过,但老家那八月十五的氛围历历在目;家乡老月饼的味道至今还回味无穷。

每年的八月十五都是丰收的季节,也是瓜、果、梨、桃最丰盛的时候。当时的农村家家户户都忙碌着,男的在庄稼地忙活收割粮食,女人在家打月饼,那帮小孩在嬉戏玩耍,一幅齐乐融融的美好“画卷”。

那时的月饼都是纯手工制作,各种口味,多种形状,有包糖的、有包菜的、有甜的、有咸的、还有包青红丝玫瑰的;有圆的、有各种小动物、还有小寿星,非常丰富,不象现在都是流水线机器生产的,人们买现成的,但始终感觉吃不出原来那老月饼的味道了。

每到十五之前,女人们都互相预约,叫上三五好友,今天去她家、明天来我家,后天又上另一家,因为打月饼的活既麻烦又复杂,一、两个人是无法完成的,有和面的、有看火的、有制模的,总之至少也得三人以上。

烙月饼用的是鏊子,象现在的平底锅一样的用具,但与平底锅还有一定区别,它的中间是稍微鼓起,周边略低,有大号锅盖那么大,一次能烙十几个标准月饼。农村做饭用的都是那种土炉子,烙月饼时,鏊子下面边缘处还有约50CM高的铁圈,等月饼在鏊子上翻动两次,烙至八成熟时,且已经定型了,再顺圈立着摆到鏊子铁圈内侧,进行烘焙,烤至全熟后就可以出锅了,没时间概念,全凭大人们的经验和感觉。刚出锅的月饼,冒着热气、弥漫着香气,那帮母亲,第一时间给在院子里玩耍的孩子每人一个,我们操起衣角,赶紧垫在手上接过还有点烫手的月饼,大块朵颐、先吃为快,还被热乎乎的月饼烫的直咧嘴。那帮母亲,看我们享受着久违的美食,她们高兴的互相对视着,脸上荡漾着幸福的笑容,比她们吃着美味更高兴、更快乐,这就是所谓的慈母心吧。

那时的月饼除了圆形的,还有各种小动物,可能就是为这帮孩子,在把玩的同时,不知不觉把小动物月饼已经吃进肚子。制作小动物月饼不是信手胡捏的,有专用的模具,模具多数是用枣树木做的,一个模具不知用了多久了,本来枣木就是红、白相间的,颜色十分好看,又长期浸透了油脂,使得锃光瓦亮,更增添了光彩。模具一头是手柄,另一头凹下去的地方雕刻着栩栩如生、唯妙唯肖的各种动物。而且枣树木十分坚硬,经过多年的摔打,都保持着当初的模样,因为做月饼时要把面团塞进模子里,挤压、填充、抹平后再使劲磕出来,是很费力气的。

制作月饼的面胚,是技术活,和面之前里面放多少水、多少油、多少油酥、多少碱、多少盐、多少糖都是很讲究的,还得反复揉搓才能达到最佳效果。一般年轻媳妇根本不敢做,否则不好吃不说,还白白浪费了面粉,往往是要让年龄稍长,经验丰富的人进行揉制。

到了八月十五这天晚上,皓月当空,在打扫得干干净净的院子中间放着一张方桌,上面摆着各种平时少见的,只有过节才能吃到的水果,有葡萄、梨子、桃子、苹果,还有各种干果等。当然月饼是不能缺席的,但“主角”还不是它,是一个团圆月饼,有鏊子那么大,里面有青红丝玫瑰、花生碎、芝麻之类的馅料,母亲已经用刀切成了小块,按原样摆在桌子中央,父母说每人必须要吃一块,这样才叫团圆。我们一家人围坐有桌旁,欣赏着挂在天边圆圆的月亮,品尝着一桌的美食,畅谈着“过去、现在和将来”,谈论着农村、学校的趣闻、趣事,好不惬意。

家常便饭可以常吃,但美味不是常有的,八月十五一过,剩下的月饼,因孩子较多,我们还得均分,母亲每人给我们几个月饼,到手后各自找地方偷偷地藏起来,留着以后慢慢享用,因月饼是面食做的,也有保质期,但那时不懂,舍不得吃,结果二哥的被耗子叼走了,姐姐的放长了绿霉,更可笑的是,我的忘记藏哪了,真是后悔不已。

随着社会的进步、发展人们都过上不愁吃、不愁穿的幸福时代,我们为了各自生活、工作都奔波在各地,但长辈的情要使我们更懂恩;亲情的爱要使我们更珍惜;富裕的生活要使我们更节俭;过去苦难日子要使我们更励志。